?
1—— H264協(xié)議里定義了三種幀,完整編碼的幀叫I幀,參考之前的I幀生成的只包含差異部分編碼的幀叫P幀,還有一種參考前后的幀編碼的幀叫B幀
2——我們設備的I幀間隔默認為2s,假設設置I幀間隔為10s,則10s內會有兩個I幀和248個P幀
(設備默認PAL制式下每秒25幀,I幀間隔2s,那么2s內會有:1個I幀-48個P幀-1個I幀)
3——I幀保存的是一個完整的圖片,P幀保存只是對前一幀變化的部分,所以P幀的信息量比I幀小。所以當設置I幀間隔越大,錄像所占的空間就會越小。
4—— 但當用IE瀏覽器來預覽畫面時,會等到第一個I幀來的時候才能看到圖像,如果因為網絡問題I幀丟掉的話,要等到下 一個I幀到的時候才會有圖像
5——若I幀丟失了,則后面的P幀也就隨著解不出來,就會出現視頻畫面黑屏的現象;若P幀丟失了,則視頻畫面會出現花屏、馬賽克等現象
——設備回放時,對幀的定義為:播放上一幀為播放I幀,播放下一幀為播放P幀。默認編碼設置里的I幀間隔2S
——所以播放上一幀時會跳動到上一個I幀;播放下一幀時會有25幀的圖像
——可以接mic,但是接收聲音范圍比較??;建議接有源拾音器,外部供電、有音頻放大功能
——在回放的界面右鍵,勾選音頻選項即